分享至: |
上海證券報 施俊
在2006年巨大財富效應的刺激下,2007年春節(jié)以來,基金銷售持續(xù)火爆,幾乎所有新發(fā)基金都是一兩天就達到預定目標而提前結束認購,有些基金甚至出現10分鐘就被搶購一空的瘋狂場面。相對而言,老基金的持續(xù)營銷就顯得不溫不火,呈現一種平穩(wěn)發(fā)展的態(tài)勢。
根據萬家公用事業(yè)基金最新持續(xù)營銷記錄,最近兩天的LOF日申購量連續(xù)飚升,日銷量分別達到1500萬份和3300萬份,而且開戶數的分布非常分散;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,公司派出的10多個銷售專員,依托主代銷行渠道的申購量卻始終上不來。
萬家基金業(yè)務策劃部總經理邵鈞分析指出,當前基金個人投資者可以大體分為“股民類”和“儲戶類”,相比之下,股民在選擇基金品種和掌握投資時機方面,顯得更為成熟。一搬來說,通過LOF購買基金的投資者一般都是股民,在銀行網點購買基金的投資者一般都是儲戶。儲戶對投資基金的熱情非常高漲,但往往在了解基金品種差異以及把握投資時機方面很不成熟;相對來說,經歷過股票市場摸爬滾打的股民無疑更加理性。
邵鈞解釋說,吸引股民積極認購萬家公用事業(yè)基金的原因有兩點,而這兩點恰恰是儲戶所忽略的。一選時機,即根據市場走勢選擇基金。目前,市場點位高達3200,滬市 A股平均市盈率39倍,盡管長期走勢依舊看好,但短期風險不言而喻;與此同時,公用事業(yè)板塊的平均市盈率不到25倍,萬家公用基金在所有股票基金中的持倉市盈率最低,防御性特征十分明顯。股民近期對該基金的熱烈追捧,就是其“選時機”能力的佐證。二選產品。儲戶投資基金往往“喜新厭舊”,這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現。新基金由于還沒有投入運作,唯一能參考的是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基金經理個人以往的投資業(yè)績。但不同基金品種其投資目標和投資策略都不一樣,這就使其參考價值大打折扣。